永辉超市去年以来掀起的新一轮零售变革还在向全国快速复制。继去年底石景山、房山两家"胖东来式"调改店成功落地后,大兴鸿坤广场店于3月28日作为北京第三家调改门店开业,截至当天,其在全国已调改开业门店总数为47家。
这场零售变革背后暗藏资本与战略的双重驱动。自名创优品入主后,3月中旬永辉超市管理层骤变:原CEO李松峰卸任,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挂帅改革领导小组,并获董事会授权代行CEO职权。按照叶国富在3月29日的最新表态,永辉超市今年将完成超200家门店调改——这场正规模化复制的“货架革命”,究竟会催生真正的新零售“新物种”,还是沦为又一场资本故事的注脚?
密集开业
经过42天的闭店升级,永辉超市北京地区第三家胖东来式调改门店终于亮相。本报记者在此次探访中感受到,相对之前,调改后的永辉超市在服务上更为细节,更为人性化,步入超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果切区,该区域内陈列商品上方布置了很多贴心提示,比如对于现切水果系列,其提示到,“为保证商品鲜度与口感,我们的商品4小时8折,6小时6折,8小时后下架报损。”对于不参与分时段折价的商品,该提示也写的很清楚。
除此之外,鸿坤广场店内还分为水产区、烘焙专区、熟食区、胖东来区、自有品牌区等板块。永辉超市方面对本报记者表示,作为北京地区第三家胖东来式调改门店,鸿坤广场店除了在原有调改店基础上,取消强制动线、增加收银区、降低货架高度、拓宽通道、设置便民服务区、扩大鲜食区外,还结合顾客反馈关于其他调改店熟食烘焙区拥堵的问题,调整了熟食烘焙区块布局,并放大后场加工面积以提升出品效率。
接下来,永辉超市将加速对门店的调改。2024年5月起,永辉超市正式确立“学习胖东来”的品质零售路线,《华夏时报》记者从永辉超市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3月28日,永辉超市在北京、温州、南宁、东莞和兰州有5家调改店同日开业,截至3月28日,永辉超市全国已调改开业门店总数为47家;接下来永辉超市将继续坚定地走胖东来模式的品质零售路线推进门店调改,预计年中调改门店数量将达100家。
在门店调改选择上,3月27日,永辉超市北京大区调改总负责人杨子亮在接受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采访时表示,“是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包括内部卖场品质、人员服务等,外部也会考虑甲方的协同配合,比如是否有停车场,周围客群是否以年轻人为主等,以及各大区政府支持态度等,都是我们的考量范围。”
关于调改效果,杨子亮透露,“调改后的门店成效显著,除了在门店品质、顾客口碑、员工待遇、客流量等方面有大的提升外,像北京喜隆多店调改后开业首日销售就达到170多万元,超调改之前6倍,房山印象城店开店首日达到200万元,超调改之前5倍。”
调改提速
2024年12月29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显示,名创优品通过旗下控股子公司获得永辉超市29.4%的股份,成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
自接手永辉超市后,叶国富开启了对永辉超市的改革。据了解,叶国富3月29日在永辉超市2025年度全球供应商大会上表示,永辉超市将聚焦核心供应商、聚焦核心大单品、聚焦长期主义,推动永辉转型升级,永辉超市将坚持走胖东来模式的品质零售路线,今年将完成超200家门店调改。
叶国富在现场宣布,未来3年永辉将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成为永辉的品质首选。叶国富将亲自筛选永辉超市首批200家核心供应商,并与供应商董事长建立年度对话机制。
但在调整过程中,叶国富与永辉超市原创始团队似乎还存在分歧。3月17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宣布新一届领导班子,而原CEO李松峰并未在其中,同时该公司宣布拟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目的是为加快永辉超市改革转型步伐,统领改革转型工作,组长为叶国富。
彼时,永辉超市创始人之一、董事张轩宁对拟成立改革小组议案提出反对票,其表示,“当前高级管理议案中,未涉及 CEO 安排,这令人深感忧虑。”张轩宁肯定了李松峰任职期间的领导能力,并表示是李松峰带领团队深入学习胖东来模式,并成功在全国推广永辉品质零售店,这一举措在市场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之后3月20日,永辉超市再次发布公告称,为确保公司规范运作、保障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事项顺利开展,董事会授权公司改革领导小组代行CEO职责,并会按照相关规定,尽快完成CEO的选聘工作。
关于这些变化对永辉超市影响,新零售专家鲍跃忠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这是一个正常情况,李松峰做永辉超市CEO这几年,永辉超市并没有形成很大变化,这种情况下调整李松峰是正常情况,而在名创优品入股永辉超市后,必然会按照自身意愿进行调整,与永辉超市原创始团队必然会存在不一致的观点和想法。之后,叶国富应该会用名创优品的思路对永辉超市做一些大的革新,对永辉超市而言,是一个积极的作用。